糖尿病足病是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,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和下肢血管病变,患者会出现足部疼痛、麻木以及皮温降低等症状,严重者还会影响肌肉以及骨骼,甚至会导致截肢,是糖尿病患者致残、致死的主要原因。 糖尿病足病程较长,难以治愈,截肢率与致死率较高。目前,由于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,我国糖尿病足治愈率有所提高,但糖尿病足的发病率却逐年升高,随着秋冬季节到来,温度降低使糖尿病足的发生率进一步增高,因此人们要高度重视,积极做好秋冬季节糖尿病足的预防。 那么,糖尿病足的自我护理预防措施有哪些? 1、控制血糖和体重 在日常生活中,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和体重,血糖稳定是预防糖尿病一切并发症的基础,同时,体重与糖尿病足有着密切关系。足是人体负担最重、距离心脏最远、构造最复杂的器官之一,如果糖尿病患者体重过大,会增加其对足部的施加力,导致患者足部胼胝,从而诱发糖尿病足,所以在血糖稳定的基础上控制体重对预防糖尿病足至关重要。 2、戒烟戒酒 研究表明,吸烟、饮酒是诱发糖尿病足的重要因素。如果患者长期饮酒,会使动脉血管张力下降,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的免疫系统。另外,酒精会麻痹患者的神经,导致患者不能及时感知足部情况,从而诱发糖尿病足。烟草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,长期吸烟会引起周围血管痉挛,加重患者肢体疼痛,从而加重动脉硬化,致使病情加重。所以,戒烟戒酒对糖尿病足的防控有着重要作用。 3、重视足部保养 因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导致末梢神经功能降低,痛、温觉减退,所以秋冬季节温度下降时,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应避免烤火、使用热水袋及暖脚壶等,以防烫伤,可用厚袜及毛毯保温,或使用空调。在日常生活中,坚持每天用温水洗脚,温度应在37℃左右(不超过40℃),泡脚时间不超过15分钟,过程中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洗涤剂,可适当进行按摩,刺激足部血管扩张,加强血液循环,改善足部皮肤状况。洗脚过后一定擦干,为减少细菌感染的可能性,剪指甲时要消毒工具,并且避免划伤皮肤。平时尽量选择棉袜,袜边不要太紧。选择平底、圆头、防滑、透气的鞋,避免穿小鞋、硬底鞋以及高跟鞋。若脚上长了鸡眼或老茧,千万不要自己处理,或使用化学物质如鸡眼膏,一定要去医院找相应医生进行正规处理。同时,糖尿病足患者要每天检查足部情况,观察足部皮肤的弹性、色泽、温度以及动脉搏动等情况。一旦发现足部皮肤破损和溃烂,要及时就医,防止感染。 4、健康教育 定期接受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足。有些社区会定期开展糖尿病足的知识讲座,目的是让糖尿病患者充分了解糖尿病足的相关知识。此外,糖尿病患者要掌握合理膳食的相关知识,在日常生活中合理饮食,控制碳水化合物、脂肪以及蛋白质,清淡饮食,少食多餐,多食用一些低脂、低糖、低盐和高纤维素的食物,保障身体健康。同时患者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避免细菌感染。 5、心理护理 在许多人眼里,糖尿病足病程长、治疗效果差,结局很悲惨。虽然糖尿病足病治疗困难、医疗费用高、预后差是公认的事实,但糖尿病足的结局未必都是悲剧。只要我们抓住早期病变的蛛丝马迹,及时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,许多病人可以保留一双健全的脚。因此,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发生足部并发症的患者要尽量保持乐观情绪,避免情绪不稳定引起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,从而导致血糖升高,加重病情。 6、运动指导 糖尿病足患者要多运动。规律运动有助于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,从而加速对葡萄糖的利用,有益于控制血糖。同时,多运动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,从而改善血液循环,改善患者的症状。肥胖患者在运动时要注意运动时间,尽量短时程多次数的进行运动,穿柔软宽松舒适的鞋子,避免足底负重挤压时间过长发生病变。 总之,为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,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加强糖尿病足的预防,做到早期发现、早期干预、消除足部隐患,提高生活质量。 撰稿:市一院内分泌科 张丹丹 审核:倪林